202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一个铭刻民族血性与荣光的庄严日子。在这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特殊时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青史寻薪传炬火 青春践履润基层”社会实践团走进南通市档案馆,参与“抗战资料集中捐赠仪式”,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担当。
红色档案入馆 薪火代代相传
当日上午,南通市档案馆内气氛庄重而热烈。由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南通爱国拥军爱心驿站及南通市摄影家协会夕阳美摄影队联合发起的抗战资料捐赠仪式在此举行。三家单位向档案馆集中捐赠了涵盖抗战历史文献、老兵口述影像、个人回忆录及书籍等珍贵资料,涵盖文字记录、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了南通地区抗战历史的鲜活细节。这批史料在胜利日入藏国家档案馆,不仅是对历史的郑重保存,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接续传承,为南通地区的抗战历史研究注入了鲜活而权威的原始力量。
青春见证历史 实践淬炼担当
仪式背后,跃动着“青史寻薪传炬火”实践团成员的赤诚身影。早在炎夏七月,实践团的成员们便踏上寻访之路,深入南通城乡,叩开一位位抗战老兵的家门。在胜利日即将到来之际,他们以青春的名义,怀着无比的敬意,聆听耄耋老人穿越烽烟的讲述,记录下那些刻满岁月沧桑却依然坚毅的面容和铿锵的话语。这些亲手采集的口述历史、拍摄的照片视频,最终汇入今日捐赠的洪流。“在胜利纪念日这一天,看着我们亲手记录的老兵影像和故事被郑重地存放入档案馆,这份感觉难以言喻。”实践团成员顾周洲动情地说。实践团成员刘昱也表示:“触摸历史,方知今日和平之光的来之不易与千钧之重。”
红色基因永续 青春脚步不止
此次活动是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深化“三全育人”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学院立足“红色引擎辅导员工作室”,打造“红色教育+红色研学+理论宣讲+社会服务”育人体系,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在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红色文化传承等领域贡献智慧。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红色+实践”模式,引导学生将专业所学与社会所需结合,在服务社会中彰显青春价值。
硝烟散尽八十载,精神丰碑永长存。在这个充满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南通市档案馆将无声地守护着来自烽火岁月的珍贵记忆。而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青史寻薪传炬火”实践团年轻的身影,也在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中,以脚步丈量历史的深度,以热忱传递精神的火种——在胜利的荣光里,他们将永不褪色的抗战记忆深植于心,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南通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激荡起澎湃不息的回响,照亮前行的道路。
(来源: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图文:周楠 编辑: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