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重大部署,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日,海门学院组织开展“长江卫士”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此次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共由“两袋一心 情暖长江”志愿服务、“宣传保护法,守护长江蓝”公益普法和“保护长江,我有‘画’说”公益宣讲组成。
3月6日下午,海门学院联合海门街道滨江花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两袋一心 情暖长江”志愿服务活动。40余名学院师生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来到长江边清理垃圾,共同保护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志愿者们拿着黑、蓝两色用于分类的垃圾袋,带着一颗保护母亲河的赤子之心,徒步沿着江边仔细巡查,将散落在江堤、沙滩、草丛中的易拉罐、塑料瓶、废纸巾等各类垃圾捡起,分类放入垃圾袋中。他们一次一次的弯腰,不仅净化了岸边的环境,也将生态环保的理念传递给了沿途的群众,以实际行动为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贡献了力量。
3月10日、11日,在《长江保护法》实行三周年之际,海门学院学生志愿者走进海门街道滨江花园社区和海门区步行街开展“宣传保护法,守护长江蓝”公益普法活动。志愿者通过设置宣传展架、发放普法资料和开展普法宣讲等形式,向居民群众详细介绍了《长江保护法》立法的目的和意义,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长江,以及破坏长江生态将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等,呼吁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为保护长江、保护绿色生态环境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3月10日,海门学院联合南通市画鹿艺术培训有限公司开展“保护长江,我有‘画’说”公益活动。学生志愿者们首先通过PPT的形式向小朋友们讲解了母亲河长江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水中大熊猫”——江豚为例,向小朋友们介绍了长江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性,引导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用纸笔描绘出如何更好地保护长江。
此次系列活动知行合一、五育并举,更好地提升了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和环保意识,锻炼了同学们的劳动技能和艺术技能,促进了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此次活动在媒体《海门日报》报道。